实习生活二三事

发布时间:2012-09-17 发布者: 浏览次数:

今年暑假,我有幸来到武汉晨报经济部实习,最到经济部,我以为写金融评论类,如股市行情、房价信息之类的东西。后来发现不是的,我跑的是民生经济。实习期间,我听过全市政府工作会议,跟着打假人一起打过假,去过卷款潜逃的商家厂址,跑过无证消毒厂,常常奔波于各个工商所之间。

新闻无处不在。一次和老师逛超市,看到加铁酱油,老师提出了三个问题:“这个酱油是不是真的含铁,这个铁在什么东西里,能被人体吸收吗?”之后,我每次走进超市都会注意地观察,甚至走在路上收到传单都会考虑这个东西的新闻价值。

我对老师说,我不知道一个事件里最吸引人的是哪一点。她告诉我,最先说出口的事情就是最吸引人的。新闻就是把这个最有意思的东西呈现给大家看。一次采访无证消毒餐具厂,回报社后我把自己的稿子给老师看,老师看完后问,你觉得这个厂最不安全的地方是什么。我回答是无证。老师接着问无证会怎么样。我回答,会担心它是否卫生。老师说,就是这个,百姓关心的不是它有证没证,而是卫不卫生,我们就是要把最吸引人的这个点写出来。新闻不能只写表面,要挖掘更深。

实习一个月最累的是第一天,从上午九点一直到晚上九点都在外面跑。那段时间,晨报经济部正在做临期食品专柜的后续报道。说实话,我从来都没听说过“临期食品”,看了之前的系列新闻后才恍然大悟。老师告诉我一些超市的名字和大致地点,第二天我早早出发去找。虽然在武汉已经念了一年大学,但是对武汉这个城市还是很陌生。先在青山附近跑,因为不认识路,常常是两三站路的路程绕了一个大圈,一路上不停地问人。走得又累又饿,顾不上吃午饭,又出发去汉口,在汉口青年路新一佳终于找到了“传说中”的临期食品专柜。当时特别开心,偷偷拿出随身携带的相机拍照,在那待了半个小时,观察顾客对这个专柜的反应。

在电视媒体的影响下,我以前对记者这个职业的理解上有个误区,我眼中的记者是一个很轻松的职业,被采访的人往往会很配合地回答记者问题。事实上不是的,老师说,普通民众对待媒体都会很敏感,往往采取回避措施,所以不要告诉对方你是记者,让被采访者在闲谈中真实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。在之后的各类采访中,我不断变换着身份,几乎没有动用过晨报实习生这个身份。

关于人物通讯,实习期间我一共写过两篇人物通讯。第一篇是在实习第四天写的。上午十点接到任务,告诉我当天要找到一个创业成功人物进行采访,并且在下午三点之前交稿。在我的印象中,人物通讯是需要慢慢磨出来的稿子,这个任务彻底颠覆了我的观念。靠着自己那小小的人际交往圈和十几个电话联系下,我终于约好了人进行采访。

等到下午一点多,他突然打电话告诉我来不了了。因为这突然的爽约,采访改成了电话采访,而且被采访人又很明确地表示不想被采访。在反复的电话骚扰下,他很生气地叫我不要再打电话来。我只好凭着几个电话和已有资料拼凑出了一篇1500字的稿子。老师只是扫了一眼就说写得不好,没有新的东西,看了很久也不知道这个人特别在哪里。然而这篇糟糕的稿子却成为了我的第一篇上报稿。这篇稿子让我明白,记者要应对各种突发情况,也明白了一个人物通讯一定要主旨明确并且有新的东西,正如晨报的宗旨一样——“发现不一样的新闻”。

第二次的采访对象是一个小微企业的董事长。董事长一看到我,就告诉我已有两家媒体报道过她。在我给她大致说明了版面大小后,她稍微认真了起来,并开始回答我的问题。不过采访过程并没有按照我预想的步调走,她更多的是在宣传公司的理念。我的采访能力也有很多不足,有时候我提出的问题让她感到很突兀,她和合伙人讨论了一下才给出了一个答案。这篇稿子很顺利地写完了,不过在发给董事看的时候,为了公司的形象,她提出了不少改正。我向她解释说,晨报的阅读者更多的是普通百姓,他们并不希望看到很多专业的难以理解的东西。在反复的修改下,终于确定了稿子最终的样子。稿子几乎一字未动地上了晨报,两位老师都对我的稿子进行了肯定,之前被批评的主题不明确、内容陈旧等问题这篇稿子没有出现,这是我实习期间最成功的稿子。有时候就是这样吧,一次挫折就能让人迅速地成长。

上一条:理学院;前辈考研创佳绩 新生入学感自豪 下一条:新生心里大蜕变 志愿者成“保护神”

关闭